白鱼级潜艇以AGSS-569大青花鱼号潜艇为设计基础,是世界上最早实际采用‘泪滴型’船体的作战潜艇,也是率先将航管指挥中心改配置在船体内,不同于过去的在指挥塔。
白鱼级则采用近似圆柱断面的艇体以及水滴型舰型,结构为单壳构造,指挥台围壳也单纯化与流线化,艇尾设有十字形尾翼,唯一的一具螺旋桨位于舰尾最末端,潜航阻力远远低于先前的潜艇。白鱼级全船体采用3.81厘米厚的HY-80高强化钢材,让船体的最小屈服强度在80000磅/平方英吋(552牛顿/毫米2),一般的潜航深度在215米,容许的最大潜航深度达320米。该型潜艇活跃在1958年至1990年。
白鱼级则采用近似圆柱断面的艇体以及水滴型舰型,结构为单壳构造,指挥台围壳也单纯化与流线化,艇尾设有十字形尾翼,唯一的一具螺旋桨位于舰尾最末端,潜航阻力远远低于先前的潜艇。白鱼级全船体采用3.81厘米厚的HY-80高强化钢材,让船体的最小屈服强度在80000磅/平方英吋(552牛顿/毫米2),一般的潜航深度在215米,容许的最大潜航深度达320米。该型潜艇活跃在1958年至1990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